close

  
  李學坤老人家中還保存著當時用來記錄的禮金薄。康子弘 攝紅網長沙縣站6月10日訊(星沙時報記者 熊文 實習生 崔月龍)家住星沙欣安小區77歲的李學坤老人有一筆誰都搶不走的財富,這筆財富已經積攢了50多年——那就是一本厚厚的、頁腳都已發黃的家庭老賬本。褪色的墨水印、工整的筆跡、貼得整整齊齊的陳年票據、事無巨細的收禮記錄……所有的痕跡都在訴說著歲月的變遷。昨日正值國際檔案日,記者在李學坤家中見到了這個記錄了50年“禮”尚往來的老賬本。
   家載吉祥,50年辦了7次酒席
  
  “劉佑亭,禮金壹圓;林合群,禮金壹圓……”扉頁寫著“家載吉祥”四個大字,一頁頁泛黃的賬簿上,記者看到了李學坤辦事時親戚朋友“掛禮簿”時的數額,透過這些塵封已久的字跡見證了李學坤多年的經歷。
  1956年,李學坤和妻子王陶健喜結連理,細心的夫妻倆將前來道賀的客人名單和送禮情況記錄下來,沒想到這一記就是50多年:女兒滿月、祖母去世、父親壽禮……這些年裡,李學坤一共辦了7次席。
  在老人的印象中,辦事請客也就是在自家簡簡單單擺幾桌吃吃飯,“都是自家做的菜,不求好只圖個熱鬧。”
  “扣肉菜最受歡迎。”李學坤笑說,解放後他在金井區東山鄉工作,在當時堅持從簡辦事的社會背景下,身為基層幹部的他自然知道以身作則的重要性。本來結婚時父母想好好操辦,但是被李學坤堅決制止。整個宴席上出禮最多的是他的舅爺,禮金4元,但按當時的物價水平還不夠買一擔谷。而給得最少的是6毛錢,之所以是這個數,是因為剛好夠買一斤肉。
  除了出禮金,讓妻子王陶健記憶深刻的是,大女兒滿月時鄉親們一共送了700多枚雞蛋和幾十斤乾菜。
  禮金翻番,成了一些家庭負擔
  
  李學坤回憶,從改革開放後開始,“隨禮”份額就變得越來越重。
  “1987年父親李仁愷壽禮,鄰裡最低出禮金5元,最高12元;1991年父親去世,最低禮金成了6元,最高達20元錢。”在這本賬簿上,記者發現短短數年間,禮金翻了倍。
  “日子越過越好,但是攀比風越來越重。”李學坤認為,“禮”尚往來主要是盡心意,而現實中禮金“水漲船高”,這讓他十分不理解,成為了有些家庭的沉重負擔。
  記者採訪發現,現在紅白喜事請客吃飯,禮金份子錢少則幾百多則成千上萬。家住星沙汽配城的葉女士告訴記者:“現在200塊錢都拿不出手,一般是400元起價,直系親屬嫁娶更是2000元以上。”
  “請客不是要講排場、講面子、講身份,奢侈之風要不得。”在李學坤看來,請客自家做菜,親戚鄰裡幫忙就行,可以節約不必要的花費,“這樣也好讓大家多一些親近機會,交流感情。”  (原標題:國際檔案日:星沙老賬本解讀禮金從6角錢到上千元的變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vidqxjod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